振动时效去应力共振原理振动时效(VSR)是与自然时效和热时效相比降低残余应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具有能耗低、污染大幅度减少的优点。它能防止热处理过程中的氧化和开裂。它还可以防止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新的应力。近年来,设计了许多用于降低残余应力的振动时效装置。(1)建立了一个实验来消除梁的残余应力。梁由刀架夹紧,偏心凸轮状部件通过卡盘使用联接到主轴上。旋转主轴迫使凸轮产生周期载荷,施加到梁上。〔2〕设计了一种简单的悬臂梁振动系统,研究了残余应力的松弛。简单悬臂梁和振动电机均安装在振动平台上。〔3〕设计了
详细>>振动时效去应力机正确使用振动时效使用不要盲目的采用全自动时效处理,振动时效工艺严谨,对工件时效处理,激振器安装位置、橡胶垫摆放位置、传感器摆放位置均有相关要求。盲目使用会造成假时效、误时效、操作不当应力消除并不理想。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使用振动时效消除应力,但是消除效果有好有坏的原因所在。全自动方式是指振动时效机器系统在事先输入的程序下自动根据扫描曲线选择工艺参数、决定时效时间,时效结束前操作者不能干预系统、也不能调整参数的一种功能。他们大都是在扫描得到的固有频率中找一个固有频率值低的固有频率在其
详细>>振动时效处理去应力数据分析1.怎样判断对零件的时效效果是否达到时效要求?按JB/T5926—2005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判定为达到振动时效工艺效果。a.振幅时间(a—t)曲线上升后变平;b.振幅时间(a—t)曲线上升后下降然后变平;c.振幅频率(a—n)曲线振后加速度峰值比振前升高;d.振幅频率(a—n)曲线振后的共振频率比振前变小;e.振幅频率(a—n)曲线振后的比振前的带宽变窄;f
详细>>振动时效处理去应力工艺及使用范围振动时效使用不要盲目的采用全自动时效处理,振动时效工艺严谨,对工件时效处理,激振器安装位置、橡胶垫摆放位置、传感器摆放位置均有相关要求。盲目使用会造成假时效、误时效、操作不当应力消除并不理想。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使用振动时效消除应力,但是消除效果有好有坏的原因所在。振动时效工艺原理:振动时效起源于敲击时效,是通过的时效设备,使被处理的工件产生共振。通过共振将一定的振动能量传递到工件的所有部位,使工件内部发生微观的塑性变形。歪曲的晶格逐渐恢复平衡状态,从而使工件内部的
详细>>振动时效整机组成部分及相关特点振动时效设备是由控制器、激振器、传感器、弹性胶垫、打印系统、附属装卡工具及相关连接线组成。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随着节能减排意识的日益普及和振动时效技术本身的实际效果,振动时效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生产流程之中,是目前国内消除残余内应力*的实用设备。实践证明振动时效替代热时效后可节约能源90%以上,提高抗变形能力30%以上,尺寸稳定性提高30%以上,疲劳寿命提高20%以上。时效时间一般只需15—40分钟,且不受工件重量限制、大小限制。可安排在任何工序之间。具
详细>>去应力振动时效特点应用振动时效特点:振动消除应力设备又称振动消除应力法,是将工件(包括铸件、锻件、焊接结构件等)在其固有频率下进行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振动处理,消除其残余应力,使尺寸精度获得稳定的一种方法。这种工艺具有耗能少、时间短、效果显着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振动时效适应于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铸铁、有色金属(铜、铝、锌及其合金)等铸件、锻件和焊接件及其机加工件。振动时效与热时效特点比较项目热时效振动时效应力消除40-80%30-90%能源消耗高比热时效节能9
详细>>振动消除应力设备去应力方法特点振动时效是利用共振原理来消除和均化金属铸件、锻件、焊接结构件、有色金属等零件的残余应力,以防止零件尺寸变形和开裂。他与传统的热时效相比:可节能95%、节省生产费用80~90%、缩短生产周期90%左右、不产生时效氧化皮等;无环境污染、不受零件大小、场地等限制、且时效效果直观,并优于热时效。产品特点:1、投资少适用性强。与传统的热时效相比它无需庞大的时效炉,现代工业中的大型铸件与焊接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如采用热时效消除应力则需建造大型时效炉,不仅造价昂贵、利用率低,而
详细>>